日前有網友反映,蕭山江南明城小區衞生、安全、管理問題較為嚴重,“人員進出隨意,綠化及路面環境堪憂,在崗物業人員意識淺薄,缺乏管理。”網友認為,小區門禁系統應覆蓋到每一個出入口,並建議在北區麥當勞鐵門處加裝門禁,對南區綠化及路面進行環境整治,同時也希望社區加強對物業的監督管理。
3月15日上午,記者來到了江南明城。該小區位於蕭山市心北路與利華路交叉口,地鐵2號線振寧路站出口,交通很是方便,但與此同時往來人流量也不小。
為了驗證是否真如網友所説門禁形同虛設,人員進出隨意,記者首先嚐試“突破”小區的大門安保防線。
No.1
無障礙進出小區
物業:門禁已開始全面加裝
江南明城南區開設了東北門和西門。
東北門(正門)設置了一進一出兩條機動車道閘和一處人行通道。
南區東北門(正門)
記者發現人行通道一直是開放狀態,無法自動關閉,不時有外賣電動車從中進出。
嘗試進入小區時,記者恰巧遇見業主進入。為了突出外來人員身份,記者刻意與前一位業主保持了較長的距離,明顯是互相不認識,然而進入小區時非常順利,也沒有收到安保人員的任何詢問。
西門(消防通道出入口)安置了一個刷卡可進出的門禁系統。
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,進出的業主會刻意不將門上鎖。趁着一位業主進入,門還未關上,記者也順利進入了小區。
南區西門
門口一位師傅告訴記者,這個鎖是能用的,但是目前很多住户沒有卡,平時基本不鎖住,“一旦鎖上就得繞去東北門找保安開門,很不方便的,所以平時進出都只是輕輕碰上,不鎖上。”
與南區一條馬路之隔的北區開設西南1門、西門、南2門。
西門被鐵鎖鎖住,暫未開通。南2門封閉未開通,外面拉起的幕布上顯示“內部裝修”。
北區西門和南2門
這樣一來,能進出北區的只有西南1門(正門)。
北區西南1門
設置方面跟南區一樣:一進一出兩條機動車道閘和一處人行門禁。有門禁卻並未開啓,如果外人從這個門進入,根本不會受到任何阻礙。
記者詢問了人和物業工作人員,對方表示,目前還在進行掃樓辦電梯和門禁卡,等所有住户辦好卡後,門禁會正式實施。“預計4月16日左右門禁卡能全部辦完,到時候包括外賣在內的未持卡人員都無法進入。”除此以外,工作人員補充,目前電梯也正在加裝門禁,往後將實現一卡通用,進出小區、上下電梯都得有門禁卡。
No.2
這裏加裝門禁是否可行?
既然門禁全面加裝,就網友提及的北區西門是否有望也安裝一個呢?
北區西門正對着一處停車場,距地鐵口僅幾十米。現場,該門已被鐵鎖鎖住,暫未開通。
一位小區業主表示,北區這個後門基本上不開,如果能設置門禁的話,對於附近幾幢住户出行來説要方便得多,“不僅方便趕地鐵,就連停完車進小區都省事一些。”記者大概測量了一下,從西門1門步行至地鐵站大概花費4分鐘左右,如果直接從西門出入的話,時間不到1分鐘。
安裝門禁是否合理?對此,街道回覆表示:北區西門為消防通道,並不適合安裝門禁。
消防通道不能加裝,然而就在南區西門,一個刷卡可進出的門禁系統已經安裝上了,據物業此前的説法,往後南區門禁卡可用於進出該門。
一條馬路相隔,為何兩個消防通道門禁設置不同?
No.3
違規圈地綠化變菜地
除了門禁問題,針對網友反映的環境問題,記者在小區內走了一圈,發現路面、綠化帶隨處可見未及時清理的垃圾紙屑。
一些居民鋪了幾張布,直接曬起了菜,這個時候小區的灌木叢便成為了天然的菜架子。


除此以外,佔用綠化區域開闢小菜園的情況也較為常見。
小區的牆邊、綠地擺放着不少花盆、泡沫框,甚至還有廢棄水池,廢物利用都變成了一塊塊人工開闢的菜地。一些桶裏還有雞蛋殼、爛菜葉被當做肥料。
種植的蔬菜多為小葱、上海青、大蒜等易成活的品種。由於長期暴露在露天,風吹雨淋,一些泡沫箱、塑料盆已經開始老化,放在綠地中間非常顯眼,大大影響美觀,損害了小區的顏值。


據瞭解,建築區劃內的綠地,除了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以外,都是屬於業主共有的區域,單個業主是無權在上進行種植行為的。“一旦取締肯定要全部取締,我們也告誡過業主,但是依然我行我素,管理難度極大。”提起佔用公共綠地種菜的事,小區物業管理人員也是一臉無奈。
No.4
社區工作人員回覆
那麼,業主建議北區後門安裝門禁是否可行?小區違規圈地種菜該如何處理?
記者諮詢了新中社區工作人員。對方表示,江南明城小區地處地鐵口,人流量比較大。在去年9月份接管前,小區無門禁設置,南北通透。正式接管後,按照公安要求,社區與業主溝通後,目前正在普及安裝門禁。
工作人員坦言,消防通道確實不能加裝門禁,社區會進一步核實,不合理的安裝,將統一進行拆除。
針對於小區環境問題,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目前新中村已全面召開會議,後續會開展聯合整治的行動。由於小區周邊商鋪較多,社區將對環境這一塊兒進行網格化管理,監督物業每日做好清掃,小區每月檢查,社區以季度為單位進行清理檢查。尤其是路面、綠化、違規圈地種菜等問題,會着重加強環境管理。“也願意接受媒體監督,也希望能與小區居民共建和諧美麗的環境。”社區工作人員如是説。
相關新聞
蕭山網版權聲明
